今年春夏寶島天氣炎熱,龍眼花開得又多又密,龍眼 是夏季水果 ,果肉又稱桂圓、亞荔枝、燕卵,屬於無患子科。台灣龍眼的主要產區,分佈於台灣中南部低海拔淺山地。龍眼病蟲害較少,屬於比較不需使用太多農藥的清潔水果。龍眼產期短,每年產季只有一次,而且一成熟就必須馬上採摘,否則甜度會退掉;採下的龍眼又必須在很短期間銷售出去,否則2~3天後口感就褪色很多。為了延長龍眼食用期限,老祖先發明了烘焙的保存方法,利用龍眼樹枝當柴燒,乾柴慢火,將龍眼果粒製成龍眼乾,既增進龍眼的經濟價值,也使龍眼用途更多元化。龍眼與荔枝不同,這是一種需要嫁接的果樹,《廣東新語》記載:「龍眼必經博接乃子,花頭十汰七八」。實際上華南人民可能很早(當與北方接梨同期)就發明了龍眼嫁接技術。現在龍眼仍常用播種繁殖,然後再進行嫁接栽培。荔枝和龍眼都是非常受閩粵一帶人民喜愛的果樹。 龍眼樹花期在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間,開花時期約3~4週,花朵有公花及母花。開花期間,花朵會分泌花蜜,引來蜜蜂幫忙,由蜜蜂將公花的花粉傳授到母花上龍眼才能結果,蜜蜂則帶走花蜜回巢釀成蜂蜜。龍眼花蜜特別香,是許多人買蜂蜜的第一選擇。高市農業局7月28、29日舉辦的「內門炊粿採龍眼微旅行」,及8月31日、9月2日舉辦的「遊內門來做粿」一日農夫體驗活動,開放網路報名,行程包括採果、傳統點心DIY等,每人650元。網址:mcaf.ee/vawrb